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就医指南>医院简介
康复知识
脑梗塞康复治疗
首先在脑梗塞的治疗上可靠的中西药合理并用,脑梗塞是多病因引起的慢性病,除饮食锻炼及科学护理外,只有坚持可靠用药,才能够真正从病因入手,对血栓形成及动脉硬化起到防治作用,在改善症状的同时,才能够有效防止复发。
对于脑梗塞患者来说,在恢复期的治疗应以大复方道地取材,具有多靶点治疗效果的现代中成药物为主,而副作用及抗药性较高,但又具有针对性治疗作用的西药为辅,才能达到增效减毒,标本兼治的治疗作用。临床有效治疗脑梗塞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类西药,如拜阿司匹林;活血化瘀芳香开窍、降脂抗凝类中药,我国现阶段唯一二次研发成功的脑梗塞治疗中药。为大复方道地取材的现代中药,能够对脑梗塞病因血液及血管病变同时(多靶点)治疗,为脑组织的恢复创造一个良好的内环境,使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导致其他神经系统的体征得到改善,防止血栓形成、动脉硬化形成作用明显。天欣泰组方中含有两种国家一类新药(体外培育牛黄和中国药材公司产麝香),这在心脑血管中药并不多见,经道地取材配合现代工艺的二次研发,提高疗效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成药的安全性、稳定性与长效性。有些医生还建议脑梗塞患者可同时服用有营养保护脑细胞功能的药物,如复方脑蛋白水解物片。这样首先在保证用药安全,不损伤肝肾的前提下,还能够利用可靠的中西药合理并用达到增效减毒的治疗目的,对脑梗塞患者来说非常合适。既具有西药起效快、具有明显的治疗针对性的优势,也具有大复方道地取材的二次研发现代中药的长效性强、安全性高、剂型剂量合理的优势,是脑梗塞患者防治首选用药组合。
一、把握康复治疗十大原则
1.正确地掌握康复医疗的适应证 对于存在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消化道出血、高血压危象、高热等生命体征不稳定和脏器功能衰竭的脑梗死患者,应先以内、外科处理,待神志清楚、病情稳定后再开始康复治疗。
2.早期开始康复:病情稳定后24-48h开始,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研究认为,康复早期参与有利于患者瘫痪肢体的功能预后,应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3.临床性康复 在“卒中单元”、“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和“急诊科”内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内科等医生合作以解决患者的临床问题,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在国内一些大医院中已经开始建立这种密切合作,独立的康复医学科也是综合性临床康复为主。
4.预防性康复 强调二级预防与康复同步进行,批判地接受Brunnstrom的6级论,预防“废用”和“误用” 比发生“废用”和“误用”后再“康复治疗”好得名 如预防痉挛比发生痉挛后再治疗痉挛简单得多和有效得多。
约有40%脑卒中病人可有复发,应按照中国脑血管疾病临床指南控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复发。
5.主动性康复 强调随意运动是偏瘫康复的惟一目的,批判地接受Bobath的理论和实践。应尽快用主动性训练取代被动性训练。需要意识到:被动运动——自助/强迫(包括利用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等)——低级水平的自主运动——随意运动——抗阻的随意运动是一种运动恢复规律。
6,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康复方法和程序 根据软瘫期、痉挛期、后遗症期等不同时期选择适宜的方法,如Brunnstrom、Bobaath、Rood、Pnf、Mrp、Bfro 等方法。
7,强化的康复程序 康复治疗的效果有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等特点。
8.综合性康复 多种损伤(感觉—运动、言语—交流、认识—知觉、情感—心理、交感—副交感神经、吞咽、二便等)要综合考虑。如卒中患者多合并严重心理障碍,应严密观察和关切卒中病人有无抑郁、焦虑,它们会严重地影响康复进程和最终疗效。
9.全面的康复 不但有身体水平的,更重要的是活动能力水平和参与能力水平的功能康复,包括生活能力与社会活动能力的提高。
10.长期的康复安排 脑的可塑性是终生存在的,需要成年累月地坚持。因此,必须发展社区康复,以达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二、具体康复措施
1.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急性期康复治疗的时间一般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开始。此时不必要求患者完全清醒或有较好的交流能力,但应具备初步的交流能力以及对痛有反应。
(1)积极处理临床合并症 采取相关内科治疗,对生命体征在必要时仍需监护。
(2)积极预防和处理临床并发症 包括褥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肩痛和肩手综合症的预防。
方法如下:
①用气垫床预防压疮,每4 -6h翻身1次,或采用蛋蒌型泡沫塑料硬床垫,每2h翻身1次,注意观察皮肤有无压疮征。
②注意保护足跟、肘关节和骶尾部等骨突处。
③用防垂足夹板防止跟腱挛缩;用枕头防止下肢外旋。
④麻痹肢体可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在患者昏迷、完全偏瘫、或其他原因无关节自主运动时,应采取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被动运动。活动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活动幅度由小到全范围。动作轻柔切忌粗暴,并应多做抗痉挛模式的运动,如肩外展、外旋、肘伸展、前臂旋后、腕背伸、指伸展以及伸髋、屈膝、踝背伸的运动。
⑤正确的卧姿和翻身方式
正确的翻身活动:一旦患者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体力有所恢复,应首先开展这一早期床上活动,以减少伸肌痉挛的发生。
向健侧翻身:仰卧位,双手十指交叉,患手拇指置于上位,双下肢髋、膝关节屈曲;将交叉的双手举起,再向健侧摆动,借助惯性翻向健侧;必要时治疗师一手扶住患侧臂部,另一手扶握患足,帮助患者转动骨盆或肩胛。
向患侧翻身:仰卧位,举起交叉的双手,先向健侧偏,再向患侧摆动,借助惯性,翻向患侧。因为可以充分利用患侧上、下肢。所以几乎不需要辅助。
⑥监控护理好留置导尿管,执行改善大、小便的常规,并注意会阴清洁。
⑦喂食时应注意有无呛咳、吞咽困难,进食后清洁口腔。
⑧对于昏迷的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体的方法有:a.定期翻身。B.用胸背拍打和震颤的技术使肺内分泌物易于排除。C.保持关节正常活动度。D.正确的体位摆放预防关节挛缩:
2.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分期目标:可分早期、中期、后期进行。在理论上可应用罚Brunnstrom的分期原则而采用不同方法治疗。
(1)软瘫期 利用各种方法恢复或提高肌张力、诱发肢体的主动运动。
(2)痉挛期 控制肌痉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3)改善期 促进选择性运动和速度运动更好地恢复,继续控制肌痉挛。
训练程序
(1)床上训练。
(2)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
(3)从坐到站起训练。
(4),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
(5)步行训练(步行前准备运动,扶持步行、改善步态的训练,上下楼训练、复杂步行练习)。
(6)上肢及手功能训练(肩关节和肩带的活动,肘关节活动f腕关节屈伸及桡、尺侧偏移;掌指、指间关节各方向的活动以及对掌,对指,抓掌,击掌等,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训练)。
(7)作业治疗训练。
中期康复(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3-5期)
此期患者可明显表现出上肢的屈肌协同运动和下肢的伸肌协同运动,并逐渐可做到某些肌肉关节的独立运动,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3 -5期。
(1)康复目的 抑制协同运动模式,尽可能训练肌肉关节能够随意地独立地运动,提高各关节的协调性,逐渐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
(2)中期康复方法 卧位:被动—助动一主动。
坐位方法如下:
①患侧上肢支撑训练。
②患侧上肢支撑下做小范围屈伸肘关节。
③患手向前推物或双手交叉拾物。
④手背推移物体。
⑤前臂旋转压橡皮泥。
⑥患侧下肢屈髋运动。
⑦手指夹拾小物体(越过中线)
⑧健侧下肢肌力训练
⑨患侧下肢屈/伸膝运动。
站立位方法如下:
①站立平衡训练 左右前后移动重心。
②站立平衡操 双手交叉(可视情况而定)前平举过头,前平举后躯干左右旋转等。
③坐站控制训练及分解练习。
④双手支撑墙面做肘关节屈曲/伸展运动以促进肘关节伸展或者患手独立支撑。
⑤双腿前后站立,重心移动以小范围屈/伸患膝。
⑥髋伸展位屈膝。
⑦屈髋屈膝准备迈步。
⑧患侧下肢内收\外展和下降骨盆训练。
⑨扶持下单腿分别站立。
⑩低迈步训练以控制骨盆上提下进行迈步。
11足跟着地训练。
12双杠内步行训练(三点) 健侧上肢向前扶杆--患侧下肢跟进--健侧下肢上前一步。
13扶拐步行训练(三点、二点) 健手扶拐向前--患下肢向前迈步--健足跟上。
14上下楼梯训练 次序:上楼健手扶--健侧下肢--患侧下肢;下楼健手扶--患侧下肢--健侧下肢。
15床边ADL训练 洗漱、穿脱衣服、两便处理等。
(3)中期康复安排 以上各项基本需要治疗师帮助与指导完成,一般每天1-2次,每次45min,每周练习4-5天。家庭内1天1次,下午可指导家属练习1次。
(4)注意事项 所有的关节应保持最大关节活动范围,且治疗是在无痛或患者能耐受的范围之内,避免暴力,以轻柔手法为宜;治疗师应恰当保护,辅助力量应由大到小,鼓励患者独立完成。
脑梗塞康复治疗
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
(1)继续进行维持性康复训练,以防功能退化。
(2)适时使用必要的辅助器具,以补偿患肢的功能。
(3)对患侧功能不可恢复或恢复很差者,应充分发挥健侧的代偿作用。
(4)对家庭环境做必要和可能的改造。
(5)应重视职业、社会、心理康复。
点击数:5435   录入时间:2019-4-3   【打印此页】 【返回】
注: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图片与文字来源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